跳到主要內容

2018年 資產戰術部署及分析

新一年祝大家戰勝股票市場(戰勝股票市場的定義是用香港恆生指數作為標準)

回顧2017年,始終我的資產配置是偏向保守型態, 加上10月將自己的配置有個別股票中心轉去ETF加強防守力. 總括來說自己的資產是跑輸大市.

但總算種瓜得瓜, 因轉做防守型態理論上跑輸是一個合理結果.

2018年的資產配置也是偏向穩守突擊的形態.
股票+債券現在有20%, 現金80%.

全球潮流偏向AI智能運算, 人類腦中的知識+現有的社會地位會慢慢貶值, 人類能夠抗衡AI的唯一理由, 就只有資產.
如果現在累積的資產減少, 就猶如去賭場,賭到輸清光時,你根本沒有本錢翻身,想用自己的學識去賺錢,也鬥不過AI.
由2018年的投資方向: ETF作為中心,個股小突擊, 完全不使用牛熊證窩輪孖展, 投資加大債券比重.
債券價格雖然下跌, 但作為整體配置其實沒有太大影響. 始終債券的跌幅可以由股票的升幅補充, 仍可使整體的資產組合減低波動性,

2018年, 我個人認為全球總體股票市場是會呈現上升形態, 香港股市場自己就實在是看不清了, 自己一直信奉漫步市場理論,能夠做的就是令投資的配置到可以承受下跌.
繼續每月投入一定的現金到股票+債券市場.
調節股票及債券比例:由80%股票20%債券, 到75%股票25%債券.
由於李嘉誠撤退了, 我也由2017年, 地產個股成功全部賣出, 只用VNQI.
再慢慢減持香港股票比重. 2017年香港股市上升幅度遠超預期, 減持是理性做法.

強積金,由於匯豐銀行減價, 十二月時半自由行把自己的供款轉去匯豐銀行.
匯豐表現不算好,但總算中規中矩.減價是見得到的效果,自己深信強積金減價,長期運作下是有非常大的優勢.

在AI準備的崛起時代,沒有風險管理的人,將會承受一生中的最痛,無法翻身.

以上觀點只係分享自己觀察, 如果不命中, 十分正常, 無人可以預測股市,預測股市的人(現在連登討論區出現很多股神,在股市跌市的時候自會消失), 就好似古時代研究鍊金術的人, 希望計算出一個方程式把石頭練成金, 但從股市第一天誕生的時候開始, 這個方程式最終都未被人發現.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香港匯豐銀行HSBC HK新版網上銀行介面電匯Wire Transfer 至 TD Ameritrade 懶人包

尋日電匯美金去TD順手整個懶人包, 跟住做就冇問題. 我提供嘅方法唔係價格最低嘅方法,唔同銀行有唔同收費,但我次次都係用呢個方法而且冇問題TD 收到錢,費用2百蚊HKD大約.我最少有十萬HKD先射去TD 登入td 去 My account 再去deposit Click Transfer by wire 記住呢篇文章係未必等於你當時要電匯資訊, 所以記低右手邊嘅資料因為係由香港過錢去美國, 每次過錢之前要check多一次, 以防萬一, 之前TD試過改收款地址. 登入大貓ebanking 再揀 pay or transfer, 一定係由美金戶口支付( From ), 所以自己諗方法轉美金啦, 我係由永隆銀行轉咗美金, 再發電子支票去我大貓銀行.其他嘢跟返圖嘅選項揀就啱,同埋早上九點至到12點前做電匯係好似會平啲. Choose Country = US. Bank Number= TD的Swift Code / BIC : (我係FNBOUS44XXX) 入咗之後其他嘢系統會幫你填曬,除咗account number Account number= TD 資料 For credit to: > Account ( 我係16424641 ) 收款人資料, 地址電話最好嘅自己google一下先, 人哋都可能會搬OFFICE㗎嘛係咪先. Payment details又係跟住填, 要揀us dollar唔好話我唔提你. "Local Charges charged to" 要有HKD, Message to recipient 一定要,  你唔填 TD 就唔知道你筆錢係要入你嘅account Message to recipient 姐係TD 既For benefit of: *, 大家留意大貓ebanking呢個位係唔可以入#號,所以我用is去代替 TD Ameritrade account is XXXXXXXX 名入埋 地址唔入 一到兩日TD account就會多咗錢, 希望大家盡快進軍美股, 有得揀先係老闆.

Google閒置帳戶管理員 處理死後數位遺產

人死去的機會率是100% 數位遺產是大家不願面對,但需要安排的事情 但現在數位遺產要重要性不比金錢低。 前天有師兄討論人死了後戶口密碼的問題(在文章下面的留言討論) http://laxinvest.blogspot.com/2018/05/ib.html 小弟的博客名叫"冇運投資法",早早正視人死去的機會率,在處理數位遺產一事我已準備好了! 如果是常用Google 的服務,有一個非常好的功能: 閒置帳戶管理員,說明 https://support.google.com/accounts/answer/3036546?hl=zh-Hant 原理簡單:只要有使用Google 服務,但一段時間沒有活動,Google 在限期前一個月開始用email 和電話sms 找你,你都不回覆的話,Google 就會一個月後把資料(就是自己Google帳號的資料) 傳送到預先設定的人。 我已和家人說好有什麼問題的時候,三個月後 Google 會把我的資料由 Email 傳給你,你再去找Google Drive 的XXX文件夾就可以。 我會把重要的資料寫在這裡,就是: 我的錢在那裡. Evernote 的資料 戶口密碼的找尋方法(因為我的password 都儲存在軟件" LastPass" 之中)  (香港的情況) 最重要是要是死後可以把手機號碼轉到家人手中,很多認證都是通過sms認證,所以我不建議用儲值卡作為自己的主力號碼,因為只有合約產生的電話號碼才是有人名登記,方便用死亡證轉換持有人,儲值卡有風險。 每年再重新檢查設定是否合用。 本篇文章修改版本為ver0 日期31-MAY-2018 (如發佈文章後我對文章有任何修改,ver號碼會加1)  歡迎轉載本文章, 但請保留本文章原有地址: https://blognorule.blogspot.com/2018/05/google-end-of-life-care.html